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上海电信发布公共算力服务 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2)

来源:电信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中国电信正加速以上海为中心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云资源布局,青嘉吴等枢纽节点已初步建成4500台服务器,建设中的中国电信临港算力平台项目和新

当前,中国电信正加速以上海为中心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云资源布局,青嘉吴等枢纽节点已初步建成4500台服务器,建设中的中国电信临港算力平台项目和新近落地的“中国电信国家一体化青浦数据中心及基于多云的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协同形成上海电信的“东西两翼”算力布局体系,将分别提供4万个机柜能力和4000个机架的算力服务,整体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其中,临港算力平台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全球数据枢纽平台、国际国内通信枢纽、海缆登陆站、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临港节点、天翼云核心节点、公共云算力中心等,预计于今年年内完成结构封顶,2023年一季度开始具备交付能力。届时“东西两翼”算力布局体系将大幅强化算力服务能力,促进网络高速直连和数据有序流动,夯实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为更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更加完善的云网算力服务体系和智能算力生态体系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上海电信联合多家生态合作伙伴率先发起成立“上海电信智能算力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公共算力服务未来新模式,献策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简言之,企业无需投入算力建设,就可以由电信提供算力资源和平台能力帮助运算,解决后顾之忧。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公共算力服务具有更高算力、更加智能、更近用户、更易调度的特点。具体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算力,基于GPU等的云主机、裸金属,及云边协同超融合一体机的智能算力基础服务。按产品特性不同,适用于图形渲染、AI训练及推理、高性能计算等不同能力需求,以及企业本地云、边缘云、专属视频云等应用场景;二是算网,面向算力网络跨域、跨数据中心调度的云专网和多云平台产品,实现省内跨域和国内跨省的组网以及多云互联,为科创工商专业领域、国企政务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和中小企业提供助力;三是算法,面向细分行业的15个算法模型及场景应用,包括人员跌倒检测、口罩识别、安全帽识别等可落地的13个智能视觉算法产品和2个语音识别算法产品,具备高性能、灵活适配、支持定制优化、海量模型库、动态管理调度五大优势。能够根据社区治理、智能外呼等不同场景的数据处理需求,比如公共场所中,是否有居民未按规定佩戴口罩?施工工地上,是否有工人没有做好安全防护?老年社区里,是否有人员跌倒……无论疫情防控、工地管理还是养老看护等各类场景,均已有成熟的算法模式。用户使用上海电信公共算力服务,即可通过平台进行异地、异构、多云的算力调度,在近端调用算法完成安全、低时延、高可靠的边缘计算。

具体而言,在城市公共算力服务方面,上海电信将携手上海超算中心,参与公共算力平台的运营服务,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公共服务和功能支撑;在人工智能科研创新领域,上海电信将与复旦大学一起,围绕加速创新应用落地推广、算力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应用赋能方面,上海电信将立足自主创新,进一步搭建开放平台,提供算力资源,联合合作伙伴打造标杆应用,例如为上海芯翌科技公司开发运营的视频全要素治理平台提供云、网及算力服务,积极探索智能视频等应用场景。

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上海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上海电信将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网融合升级,并与产业链各方深入合作,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好的公共算力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智能应用,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为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电信科学》 网址: http://www.dxkxbjb.cn/zonghexinwen/2022/0714/1223.html



上一篇:九江市委政法委开展反邪教、反电诈系列宣传活
下一篇:信通院评选护童优秀案例 快手华为中国电信入选

电信科学投稿 | 电信科学编辑部| 电信科学版面费 | 电信科学论文发表 | 电信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信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