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来了,惩处力度有多大?

来源:电信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对相应的机关,在后续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予以规定,并要求进一步去履行。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效果来看,这样一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实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对相应的机关,在后续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予以规定,并要求进一步去履行。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效果来看,这样一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实质性地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会有很大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普通公民的反诈骗意识也得提高,否则光有制度,不具备自身防范意识,法律制度也起不到太完美的作用。

②因为现在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很多都跟境外有关,所以在该法第三十六条里,对出境做了很多限制,比如“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嫌疑的,移民管理机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尤其是第三十一条里,特别规定“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这可能会使这些人员在使用电信以及使用其他服务上,有一些暂停、限制措施,这些都体现了这部法律的力度。

这部法律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能起到多大作用?

“小切口”主要还是指的这部法律所适用的对象和行为。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严峻形势来看,已经到了相关制度必须发力的地步。另外,主要是考虑到过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虽然也有相关法律,但总体上比较分散,而且分门别类,针对性不强,法律的层级也不是特别高,有的是法律,有的是行政法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次专门的立法,尤其是涉及金融、通信、互联网领域,也包括覆盖到个人信息保护等等这些领域,从综合性、全面性的角度来讲,迫切需要有这么一个“小切口”的立法,快速精准的立法,对这类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惩处,能够解决当前特别迫切的需求,我想这是这部法律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法律责任中,并没有涉及刑事责任,主要还是行政责任和其他责任。但该法对犯罪行为做了相应规定,包括对其他主体,比如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的违法行为都做了详细规定。而且除了行政责任以外,还要对被害人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一种犯罪行为的预防或者说综合治理,不能完全单纯靠对犯罪人员的打击,尤其是单纯地提高量刑,可能还需要建立起一个综合的社会机制。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提升犯罪的难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电信网络诈骗所涉及的电信、互联网、银行等机构和单位,就需要特别重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义务,发挥好监督管理的责任,也就是“反诈看门人”的作用。业务方面,在银行账户、信用卡的管理,在设计程序的开发,在网络的黑灰产业链遏制等方面,包括对于一些新型犯罪手段的管控和封堵,从技术上我相信他们能够构筑起一道预防网络电信诈骗的保护盾,这就会使公民的利益能够受到一个比较好的保护。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2日上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审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它的出台,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哪些“难点”和“痛点”问题?《新闻1+1》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维,共同关注: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门法律来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从“小切口”出发,对过去的一些规定,从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全链条治理上做了一个比较好的法律设计。实际上从一审到二审,再到最后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法条内容是在不断增加的,最初是39条,二审稿是46条,最终版是50条,不断在做更为全面的设计,也因此为打击犯罪和综合长远的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电信、金融、互联网领域,以及相应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有企业的监管责任以及风险防范责任做了很好的规定,相信这些机构能够承担起法律责任,对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做得更好一点。

文章来源:《电信科学》 网址: http://www.dxkxbjb.cn/zonghexinwen/2022/0903/1236.html



上一篇:长江通信拟关联收购迪爱斯 标的现金流连负负债
下一篇:新闻1+1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来了惩处力度有多大

电信科学投稿 | 电信科学编辑部| 电信科学版面费 | 电信科学论文发表 | 电信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信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